English 学院微信 长大官网
教学机构
首页    机构设置    教学机构    正文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时间:2020-12-30 点击率: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简介

一、系所与专业建设

长安大学地下水与科学与工程系是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下属的教学、科研系所,正式成立于2015年(时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可追溯至1979年创建的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主导负责本科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工作。该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1984年获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博士点,1998年转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06年按照新的专业目录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属国家重点学科,长安大学“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建设学科。多年来,本专业形成了“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针对旱区,突出地下水资源、三水转化、水文生态理论与工程”的研究特色。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刘国昌教授、杨成田教授、李俊亭教授、刘洪俊教授、田春声教授、李云峰教授及著名水文水资源学家李佩成院士等曾先后在本系任教。通过长期历史积淀,也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研究与教学领域的一流团队。

二、师资力量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3人,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工程师1人,形成了由院士、教授、海归学者及一批拥有博士学位,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团队成员年龄、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有力支撑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学科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与科研平台

我系学科平台优势突出,教学与科研条件完善。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其下属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二级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拥有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长安大学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及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拥有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国土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陕西省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工程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此外,还建成了多功能降雨大厅、水力学实验室、水资源与环境实验中心三大实验基地,水与环境原位试验场、鄂尔多斯水盐运移原位试验场两大实训基地,汉中梁山地质教学实习基地、陕西蓝田专业教学实习基地、鄂尔多斯野外实习基地三大校外实习基地,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西安水务集团、泾惠渠灌区管理局、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甘肃地质环境监测院、宁夏地质环境监测院等9个“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建成了1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区和一个水资源系统仿真模拟实验室。

四、教学与科研成果

在教学上,系所教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教师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创新型国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下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013年我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校。在良好的师资、教学实践平台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色创新成果显著。《水与人类》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共享课,《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科学概论》等课程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建成了《地下水动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专门水文地质学》4门校级精品课程。教学成果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在科研上,系所着力实施科研提升计划,我系近几年获国家自然基金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Nature、Journal of Hydrology等期刊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

多年来,在良好的师资、教学实践平台及科研发展的支持下,本科生培养的特色创新成果显著。多年来,我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的水、工、环高素质人才。